参加工作以来的成长(一)

2018年01月02日分享于pFinder邮件组。

贺老师,新年好,

离开研究所快满三年了,感慨时间流逝得越来越快,希望您一切安好。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对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思维方式的训练方面。我曾不止一次地跟我的经理、同事说过,您是除了我父母、姐姐之外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在此对您表示感谢。新年来临之际,也想跟您分享一下我这两年多来的成长,希望您对此还感兴趣。

我的变化

过去的2017年里我有三个大的变化:第一、我完成了一次职位晋升,第二、我的体重减脂训练下降了15斤,第三、不便公开。

职位晋升

这次的职位晋升,物质上带来的好处是薪水上涨了55%,外加上前两年的薪水涨幅和公司蒸蒸日上的股票,我的薪水明年预计比入职的头一年翻了一倍。精神上带来的好处是我对自己的信心比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增强了更多。不过更重要的是这两年意识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感受到年轻、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美妙,更美妙的是我还处在其中。

如果说研究生阶段是我在思维方式方面发生改变和习得的阶段,亚马逊无疑是个好的平台让我习得的思维方式得以实践和巩固。想来这个思维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批判性的独立思维,另一方面是探索性的工程思维。我不知道这两方面我是否掌握到了精髓,因为我相信好的思维方法会孕育出好的成果,而我暂时的成绩还不那么理想,但我能够持续地感受到这两种思维力量对我的塑造和做事方式上的指导和影响。

批判性的独立思维

具有批判性的独立思维的人,会时常和自己对话,时常地反思自己的过去的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反思行为方式是在抽取一种行为模式,反思思维方式是在抽取一种快速准确的生成行为模式的模式,或者叫思维模式。反思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去明确目的和意义,这个目的和意义往往不是为了去迎合某个系统的某个部分或者部分人群,而是最大限度地去符合客观经验和事实。虽然客观经验和事实为什么如此,往往显得难以回答,但想到要去了解客观经验和事实,就会去辅助设计评价体系进行迭代和校准。

举例来讲,在接受新工具的时候,我从前的行为模式是带着抵触情绪,被迫的从某一个细节开始,这样让我的情绪非常糟糕,虽然事后由于我的坚持和忍耐也往往能够掌握下来,甚至喜欢上新的工具,但这样的接受过程不能让人感到太多过程中的愉悦。当我抽取出我过去的行为模式是过早地将精力投入细节中的时候,我意识到细节很容易将人淹没,我开始尝试着用自顶向下的办法,问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个新工具?很多人可能觉得问这个问题这是多余的废话,我找来这个工具当然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但其实很多人往往并没有想明白这个为什么。回答清为什么,其实是在进行问题分解,是在设计工具的接口,是在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通过这个思维过程,我调整了自己使用新工具前的行为模式,首先明确自己要用这个工具的什么功能;其次如果我自己来设计这个功能我会怎么考虑,包括接口怎么设计(接口的设主要是确定输入、输出和行为),放在什么位置,等等;最后在我大概想明白后,我去亲自使用,来调整我对新工具的认识和对要解决问题所生成的已有解决方案的认识。这个例子中,我调整了一个具体的行为模式,并且在今后的很多行为活动中都去进行套用和实践,包括使用别人开发的代码库、阅读和尝试了解一个新的领域。

对于思维方式的反思,我获得了一个生成其它行为模式的模式,也就是意识到了生成行为模式的重要性,而不是去生成一个一个的行为。除此之外,做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从了解动机、调研现状,学习别人的工作成果,到抽取假设、提出表示和方法,再到设计流程、运行实例,最后验证、评价和得出结论。这个思维模式看起来呆板、老套,不过能将其运用起来去生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必须要有从头到尾走过一遍的经验,否则听再多也没有收获。

还是拿我前面举的例子来说,我调整自己使用新工具的行为模式也是经历过了类似做研究的思维模式之后得出的结论,虽然没有正式研究那么严谨,但很多的环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开始去阅读一些方法论方面的书籍,譬如波利亚写的《怎样解题》。再比如我会去刻意的在使用一个工具的时候回想我总结出的模式并以此执行,最终的效果往往是可观的。

我为什么会拿接受新工具来作为例子呢,除去以上的思考外,还因为对于接受新工具的态度和速度很容易将人群分类。一些人有着接受新工具的热情,但没有方法,最终可能无法精通整个工具;一些人抵触接受新工具,而且也没有方法,最终会极大地依赖于已经掌握了的工具,沦为工具的奴隶;还有一些人抵触接受新工具,但有着一定的方法,最终同样会为工具所累,因为切换工具的成本是抵触情绪产生的根本;另外一些人既有接受新工具的热情,又有通用的方法,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驾驭工具,并且做出一些成绩。

我性格里的保守成分偏多,所以没有过第一类人的经历。参加工作以前,我大概属于第二类人,好在我的性格保守,母亲也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便抵触,只要有用,我还会硬着头皮接受的。参加工作的头两年里,我大概属于第三类人,迫切地想快速地掌握工具,迫切地想迭代自己的行为方法,不过仍旧抵触新的工具。2017年之后,我感到我逐渐转换成了第四类人,可能还不彻底,但确实发生了转变。

观察周围的同事,很多新人处在第一类和第二类里,一些工作久了的人,会处在第三类中,能升级到第四类的人,我工作的周围我只见过我现在的经理一人。他比我晚加入公司两周,之前同我一起汇报给我之前的经理,他接受掌握公司那些复杂工具的速度至少比我快一年,他最初每天的工作产出基本是我的两倍。从2016年秋天他平级转换成经理以来,组建起了一个二十人的团队,全年基本没休年假,终于感受到了极限,同他的经理商量,又找来一名新的经理协助一同管理。

我拿接受新工具作为例子,还有一个原因是它总能使我想起前段时间听吴军在《谷歌方法论》节目中提到的做工程的方法。他将做工程的方法用工字型表示,底下的一条线代表工程师掌握的领域基础知识,他称之为基线,上面的线代表领域内科学研究回答的极限,工程师要做的是寻找基线和极限中间的攀爬的绳索,尽可能地接近极限。每个工程师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基线和清楚极限,阅读书本和论文当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真正要落实到物理世界中,接受新工具,其实才是真正的提高了基线,特别是那些领域中顶尖的工具。掌握了工具,其实是掌握了工具背后要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方法,永远不能迷失在工具里带入的花式细节当中,而始终应该记得背后解决的那个问题。实际上如果头脑中有分形的概念,利用类比的方法去看待工具中的花式细节的时候,每一个细节也一定由一个问题而引入,清楚问题往往能系统地知道一大片的细节。

探索性的工程思维

具有探索性工程思维的人,往往有办法给大部分工程问题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探索不是盲目尝试,而是运用一些思维方法,包括类比、逻辑推理、图形、检验等。令我收获最大的不是增强了某一个单独的思维方式,而是如何开始探索,切入问题,尽可能的在探索过程中运用这些思维方法,以求得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如何开始探索和切入问题,我总结到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都不停反问自己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在自顶向下的问题分解不清楚前,不要盲目地去试图找出一个自底向上的高效方法。这两个方面其实听起来不那么新鲜,但对我而言却是一个通用的行为模式。

对于反问技巧的实践,我写过两篇小文章进行总结,一篇是《谈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偷跑流量谈起》,放在了邮件的结尾,因为其中提到一些跟公司相关的私密信息,虽然我尽可能地隐去了敏感信息,但是为保险起见,没有在博客中公开。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可以分享给组里的师弟师妹们,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另一篇是上半年写的一篇How to Write Unit Tests,已经公开在博客中。这篇方法性差些,不过文章组织的方式比较契合由反问而产生的探索。

对于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方法的实践,我也有两篇小文章进行总结,都在博客中,一篇是《尾递归的启示》,另一篇是《求数组的子数组之和的最大值》。前一篇更多在谈收获,后一篇是在前一篇完成后的实践,我个人非常喜欢当时的思考过程。在此之前我没有独立想到过如何将O(n^2)的算法优化成O(n),而且《编程之美》中的优化思路并没有显得像是做数学题一样一环扣一环,而我运用尾递归的方法做到了,对于我个人而言,想起来更容易了,不知道对其他人是不是如此。

职位晋升的经过

谈了很多思想上的收获,具体回顾职位晋升的过程,也并非十分顺畅,大概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公司的技术职位有六个级别,从低到高依次是SDE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SDE II、SDE III、Principle Engineer、Senior Principle Engineer以及Distinguished Engineer。工程师的比例大致是SDE I和II占90%,SDE III占近10%,Principle和Senior Principle占0.5%,Distinguished似乎是个位数,目前我只知道Java之父是这个职位。SDE到SDE II的晋升一年两次,SDE II到SDE III的晋升一年四次,再往上大概就没有特定的流程了,也不需要,毕竟人很少。

从2017年初公司的晋升流程做了一次改革,从直属经理驱动,变为了员工自己驱动。经理驱动的方式是由经理提名,然后由经理收集整理材料,在年初和年中的会议中所有的经理当面讨论打分投票,这个过程对员工不太透明,给经理带来的压力也不小。不透明往往会引来一些猜疑和怨气,公司的原则是晋升到下一个级别的条件是已经在按下一个级别的标准在行事,如何定义下一个级别的标准,公司虽然有相关的文档,但主动权还是掌握在经理的手中。

我的前经理在2016年9月的时候,对我讲,原本预期2017年1月份会在会议上提名我,但后来他转组到了另外的部门,我选择留了下来。他临走前交代给我现在的经理这件事,这其实对我晋升挺不利的,因为我现在的经理也刚由工程师转换成经理的角色,在会议上的话语权预计不是很强。我自己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不算那么太努力,但也开始上心了。我在公司的内部网站中搜集所有关于晋升的资料,发现了人力资源部门计划在2017年1月份时候旧流程和新流程一起用,在9月份的时候只接受新流程。于是我学习了新流程后,跟经理大概过了一下,因为他也还不清楚。

新的流程主要围绕一个文档,完整的过程很复杂,考虑到整个流程是公司机密,我不便细讲。总之,由于我先前的工作中并未留下太多的文档,我额外补写了很多。此外,考虑经理在旧流程中的不利因素,我自己倾向于用新流程。他也建议我用新的流程,理由是即便2017年一月份没通过,至少还能完成几个部分,在后面还可以用。这点也是新流程的另一个优势,员工的晋升,降低了经理变动带来的影响。我的文档是从2017年春节前开始写的,陆续改了18个版本,于7月中旬通过,10月1日生效。

减脂训练

从参加工作以来,我每年会带母亲出去旅游一次,今年在省内,十一期间,从大同到五台山再到太原,把山西省的主要景点转了转。期间照相发现自己已经胖得不能看了,体重超出62公斤,最明显的是肚子和胸部脂肪很厚,于是痛下决心十一回去开始健身。其实还有很多因素促成我去健身,我想了想,除了前面的导火索以外,还有这些方面:第一,今年出差去西雅图,发现那边在街上跑步的人很多,从前在影视剧中也发现外国人似乎很重视运动和饮食;第二,我的一位好友,在他家附近找了个健身工作室,体重从80公斤减到了70公斤,他有177公分,九月份见了他一次,发现精神状态特别好,给我感觉像是又回到了刚上研究生见他的时候一般;第三,每天工作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太久,时间长了对颈椎和视力都不好;第四,我希望给家里人做个榜样和学习一些经验,健身是一个终身要做的事情,需要年轻时候培养一个好的习惯。

十一期间,我计划着一周拿出两到三次时间,每次两个小时。十一假期结束回北京后,我立刻找了一个家附近走路5分钟的健身工作室。在家附近的好处是工作日我可以选两个晚上,周末我可以选一天。我兴冲冲地立刻约了一次体验课。课上,教练给我做了身体成分分析、体态分析、关节灵活度评估、拍照存档、饮食建议、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休息建议。数据和照片证明我的身体很不好,全身体脂率平均达到26%,肌肉含量偏低,即便BMI指数正常,但照片不会骗人,体态很差,腹部的脂肪很厚、盆骨前倾、肩膀内旋。教练分析得很全面,不过当最后谈到买课的费用时候,我还是犹豫了。带我上体验课的教练是资深教练,每小时收费480。如果一次买30节,平均一次460;如果买50节课,平均一次440。普通教练,每小时380,如果一次买30节,平均一次360;如果买50节课,平均一次340。课是一定要买的,我犹豫的是选普通教练还是资深教练,是买30节,还是50节。最终想了一晚上,觉得这是一件培养习惯,终身受益的事情,买了资深教练的30节课。我不知道选择了普通教练,是否能达到现在的训练效果,不过整个过程我是很享受和满意的,至今也觉得物有所值。

健身的关键是要自律,首先要保证周期性的饮食、训练和休息。私以为饮食贡献了七成,训练和休息贡献了三成。饮食是控制体重的主要因素,训练是帮助提高心肺功能,改善体态的。

饮食方面,教练并未给出一个具体的清单说照着这个吃,而是强调少油、少盐、少碳水化合物、多喝水、蔬菜量大。实际上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他建议早饭可以通过坚果来补充脂肪,其它的食物中,如果油脂多,需要过一遍清水。我嫌过水麻烦,中午基本吃711的蔬菜沙拉,不加沙拉酱,额外会加一个苹果或者梨,还有玉米。晚饭,基本都是赛百味,面包点全麦,开头一个多月,只吃火鸡胸和香烤牛肉,不加芝士,不加酱料。后来,每天都点特价,训练当天会加一份肉。早饭是我最爱吃的,通常很丰富,包括酸奶、两片烤面包、一把坚果还有一个鸡蛋。每天早上,我会先蒸上鸡蛋,然后开始洗漱。

一位同事跟着我吃了一周赛百味后放弃了,觉得没有什么味道,但我却发现,我越来越喜欢蔬菜、肉原本的味道,而不是加过重的佐料。

训练基本是周二晚上8点、周五晚上8点和周日上午11点。一个小时教练带着练习,另外半个小时自己做有氧运动,有爬坡、划船、蹬自行车、跳绳、踢毽球,剩下的半小时放松肌肉做拉伸和洗澡。

休息教练建议十一点,不要超过十二点,我开头坚持了两个月,后来又推迟到了十二点半,来年在休息上还需要注意。

实际上减脂到一个月的时候效果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同事也都很佩服我的坚持。不过我知道这个根本不是我的目标,并且这样的坚持只是我的另一项日行二十英里的实践,我希望的是能够养成一个独立健身的习惯,当不跟着教练训练的时候,我自己在健身房中也仍旧能够定时、定量,按照自己的能力练习。

日行二十英里的一些实践

岔开话题到日行二十英里的实践上,其实毕业后我已经体会到了很多次,每天坚持固定时间做一件事情,几个月或者一年以后成效明显。我从前只是学习和工作,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明显的提升,但如今我却可以举出好多个例子来。

我从毕业时候开始每天晚上练字一小时,一天只写两个字,每个字写一页三百次。起初的半年都是没有太多起色的,但一年之后,让我惊讶的是自己的字开始变得好看,并且写字运笔有了感觉。一次在签字的时候,一位陌生人就问我是不是练过字,我点了点头。实际上,照着字帖临,关注每一笔的长短、粗细、位置是一件很耗时间,但却很放松的事情,那段时间每次写字的时候我的心都异常的平静。我还是很疑惑,人对准确性的感知是怎么一步步地就被记忆在了肌肉中的,写好字的过程对我的做事方式和心态有很大的影响。

再有一件事情是读诗。我特别喜欢《红楼梦》中林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情节,黛玉让香菱先读王维,然后再读杜甫和李白,有这三个人的诗做底子,写诗是不会写歪的。于是我去买了王维的诗选,开始一篇篇的背,都说成年人的记忆力会差,不过我感觉我背诗比小时候可快多了。王维擅长五言,是从王维起古诗开始有了意境,他的诗语言不华丽,却画面感极强。不论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隐逸诗,都有着身融自然和心系广川的天然流露。苏轼说他“诗中有画”一点都不假。我自己陆陆续续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一百多首诗记过一遍,不过在我读了近二十首诗后,一段时间里竟每日想着作诗,自认为写得还不赖。目前在读杜甫,因为工作和常常需要额外充电的缘故,杜甫的诗只读了二十多首,诗的纪实成分偏多,跟王维完全是两种性格的人。古人称他们一个是“诗佛”,一个是“诗圣”,都很贴切。

我还看了贺老师推荐的王鼎钧的《作文四书》也是每天看一点,花不了多少功夫就能读完。读这几本小书最大的感慨就是相见恨晚,书中不仅传达的是写作技巧,更多的是思维技巧。我将这套书推荐给了很多人。

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我每天记日记和工作流水。小时候,我是有记日记习惯的,上大学以前基本没有停过,小学时候是我母亲的要求,初中高中时候是学校的要求。上大学开始,我的叙述能力、思辨能力、情感抒发都在增强,每次写起日记来,都很花时间,并且非常的啰嗦,因而也就逐渐从日记改成了周记甚至是月记,没有固定的频率。研究生时期,直接放弃了,更多的写了一些随笔。前段时间,我又重新审视了日记的价值,日记对自己来说不仅是一种成长的记录,还会成为日后做总结、写文章的素材,此外,最为重要的一项价值我会在第三个部分分享。

审视日记的价值让我意识到日记应该短小而精悍,不应该是随笔式的中长篇。所以十一月份以来,我的日记会用小标题,事一、事二、事三等等来分隔,每一件事,要么是叙述当天发生的一个场景,要么是记述我的一段小的思想感悟,要么是记述我内心的一个想法和计划,都应在几百字内完成。后面附录中,我随意找了三篇作为示例。

跟工作相关的事情,因为都比较琐碎,我也用相同的方式,在Evernote中,单独创建了一个笔记本,按日期一天一天记录。每天将要干几件事,或者干了几件事,每件事干到了什么程度都是一清二楚。

用这样的方式记日记和工作流水,让我每天过得非常条理高效和充实。我一般是在上班刚到工位时候,开始做前一天的日记记录,拟定今天的工作流水。这两个习惯,对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减脂训练的后续

回到减脂训练的事情上来,十五次课后,我又做了一次体侧,体脂率从26%降到了19%,体重下降了12斤,胸围从90.5下降到了87,腹围从88.5下降到了80,臀围从94.5下降到了89.5。最明显的变化是,我从前需要买170或者175的衣服,现在都要买165的衣服。测量数据显示我的上肢肌肉含量偏低,照片显示我的盆骨前倾还比较明显,核心和背部较弱。后面和教练商量了一下,又续了三十次课。我想完成这六十次课基本要半年,届时我应该已经系统的了解了训练的模式、技巧和常用动作,并且身体调节到了一个较好的状态。

如今还没有做第二次体侧,不过我明显感受到体能变得更好了,我的静息心率下降了一些,没有了高血压,做半小时运动不会出虚汗,等等。

不便公开

……

尾记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今年4月份出差去了趟西雅图,约见京芬师姐的那天,她刚好有事情,就让庞斌师兄来跟我见面,中午吃饭聊了一会儿。她跟庞师兄都在亚马逊总部,她在仓储管理的部门,庞师兄在云计算部门。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最近读到的一本好书,梅拉妮·米歇尔写的《复杂》,让我对长久以来一直盲目思考的秩序、随机和混沌的问题以及控制复杂的问题有了系统性的认识。作者将动力学中遇到的确定性的随机问题,热力学中遇到的熵增的问题进而引发信息和计算革命,以及计算机中尝试的自复制自动机的思想,还有目前人们在控制和寻找度量复杂性中做的尝试,做了条理清晰地阐释,阅读起来,爱不释手。复杂性是联系学科之间的纽带,目前所有领域都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所以去研究复杂性本身,可能对了解复杂性具有的性质、产生的机理,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能产生一些通用的方法,应用在各个领域中,改善控制系统中的复杂性。

我对这方面的知识兴趣度,只增不减,目前还处在阅读大量科普读物的时候,等找到其中感兴趣的问题时候,或许,我会深入地做些研究。

附录一:日记节选

2017年11月17日

事一

下载阿里云手机客户端,续费虚拟主机两年,截至2020年1月。域名已续费到2019年12月。

2017年12月06日

事一

人都挺恐惧单方面无限期的付出。付出是一种自我驱动的行为,本是一件快乐充实的事情,由思想开始,也终止于思想,但思想闲暇时,感受不到反馈,抑或是感受到的反馈没有符合自我的预期,会让人恐慌和失落。

收不到反馈,人不知道下一步的行动如何进行,如果永远都是盲目的试探,总觉得永远浮在事物的表面,而人天性中都有对事物深入了解的诉求。

人们喜欢手机的原因大概是反馈即时可控,人们喜欢宠物的原因大概是反馈无法违逆自己的意愿。人们喜欢孩子,大概在于孩子信息的输入源一开始只有周围的亲人长辈这些小的样本,这些小样本的输入大部分都在家长的控制范围内,偶尔孩子基于本性结合上已知的输入源给家长带来的反馈会成为一种意外和惊喜,然而一旦基于本性结合上未知输入(跃出了家长控制的范围)给家长带来的反馈会成为青春期的叛逆,加剧了他们的恐慌和担忧,但这并不会影响成年人对孩子付出的热情,因为前面的反馈总大于后面的反馈,直到他们成年。

和成年人相处,人开始变得谨慎起来,需要小心翼翼地试探清楚对方的价值集(价值观集合),计算清楚自己想象对方的价值集,企图让对方的真实价值集和自己想象中对方的价值集重叠的更大。然而,这个过程不一定产生反馈,因为对方的价值集和自己想象中对方的价值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反馈来自于对方想象自己的价值集和自己想象对方价值集的重叠,这两个虚无的集合发生极大的重合的时候大概就是所谓的心灵感应吧。可悲的是,付出者,能得到对方的价值集、自己想象对方的价值集,却无法得到对方想象自己的价值集。反馈的主动权掌握在接收方手中。成人间的矛盾、冲突大概都来源于反馈的落空吧。

2017年12月10日

事一

上周末预约了今天下午一点到一点半的朝阳医院皮肤科专家号,按时赴约,整个流程走得很顺。

进门,用社保卡在自助取号机上付款取号。专家号100元,医保卡报销40,个人出60。随后拿着号到9层皮肤科刷医院专用医疗卡排号。神奇的是排到的是两年前给我看腿上的那个医生。排队的门口人坐了不少,估计很多是普通门诊,我过去后,只等了一个人,大概也就5分钟的时间。看病差不多5分钟到10分钟。医生会打印出病历,上面包括病人自己的陈述、医生的诊断、以及所使用的药物。额外的单子是使用药物的单子,共四张,两张自己留底,另外两张用于取药。之所以是两张,是因为中药和西药是分开打印的。付费的环节,仍旧需要人工进行,需要给取药单和社保卡。付完钱,会返回取药单和社保卡,外加一张收据单子。收据单子上同时会将挂号的支付情况也一并打印。取药时候仍旧需要排号,这个时候排号主要是为了分配取药窗口。取号使用的是病历上的条形码。最后取药单和号码会被收走。整个看病的过程非常高效,能自动化的环节都已经引入了自动化。

再来说看病的收获。进门后,直接陈述自己患病多年,偶尔发痒。医生说,掀起衣服看看。看一眼后,说是两种病,一种是X联锁鱼鳞病,另外一种是毛囊炎。前一种是遗传病,病征是褐色的斑点,后一种,就是俗称的青春痘。医生说跟你下巴部位的状况类似,她还额外询问了胸前是否有,看后,没有。此外,她提到人的脸部中线油脂分泌旺盛,可以适量的用香皂清洗。医生一共给开了四种药,一种中药,当归苦参丸,共三盒,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三种外敷的西药,一种尿素乳膏,用于涂抹在褐色处,一天一次,可以在晚上涂。一种夫西地酸乳膏,涂抹在红色处,一天早晨一次。一种维A酸乳膏,涂抹在红色处,一天晚上一次。医生还嘱咐说忌辛辣和油腻,想来这段时间辛辣和油腻跟我是无关了。

附录二:大四期间的一些文字记录

深夜随笔(2011年05月01日)

突然之间意识到自己对过去的反思大大地超过了对未来的憧憬。我有时很羡慕那些整日里打游戏的人,因为他们至少过的充实,那种整日夜全身心投入对一个人的生活体验来讲是一件再美妙不过的事情了。然而我绝大多数的时间是无法专注于学习编写程序或者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电影、电视剧虽然容易占有我的思维,但看多了也会觉得累,重要的是能找到可以产生共鸣的片子并不多;对于游戏现在早已从中找不到似小时候坐在小霸王前的那种中迷恋的感觉。因而在无他人陪伴的情况下,思考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然而正如我所忧虑得那样,我似乎不是命运的弄潮儿,没有让自己用那些时间去谋求自己的进财之道,没有去追寻未来的方向,没有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而是一味的在寻思什么原因致使了自己变得如此之平庸,什么原因让自己需要整日担忧更多别人无需伤神的问题。

年轻的心比衰老的心更容易感到孤独,所以他才更需要找到同伴度过一生。这种对于驱除孤独的渴求占据着青春的多数时间。幸运的是那种看似符合自然规律的渴求可以正大光明的去寻找满足,然而那些备受众人鄙夷的关系却成为偷鸡摸狗的勾当。

我无奈陷入了无法正当找到寄托而举步维艰的境地,压抑的情绪只好去寻找幻想中的种种美好的可能。

所以我有些开始担心自己会没有未来,因为年轻的我感觉像是被提前判入了老年的行列中,不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而是一味的在思绪过去的种种。当然未来本身也许已经有了定数,但一定不是轻生的那一种。我不会鄙视那种行为,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感到那是体现自己无能的行为。除非你的那种行为不是为了唤起别人的关注或者同情,抑或者是试图惩罚别人,而应该是彻彻底底的醒悟,像最虔诚的佛教徒万念皆抛后在恒河水中去寻找真正的解脱。对我而言大概是不会有这种觉悟的,因此我也只好苟活着,希望时机成熟的时候,让自己能够有喘息的机会。

多数失眠的人喜欢抱怨失眠,然而所有失眠的人其实都清楚他们失眠的原因,他们也都不愿意告知别人他们失眠的真正原因,他们大概也都羡慕那些贴床就能睡着的人,正像我现在一样。夜静的时候比喧闹的环境更容易让人陷入忧虑与幻想,好在我还能够尽力控制自己的思绪,不过我更希望的是能在借未来可能的喘息机会中得到彻底的失眠的解脱。

无限度的忍耐(2011年05月04日)

人们常说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但细想来这句话用到单个人的身上却不见得总是正确的,有些忍耐是永没有限度的,因为对于单个人而言他的极限无非也就是他的生命长度。奴隶社会的多数奴隶穷其一生都没有反抗,他们的忍耐达到了极限;封建时代的婚配制度让多数人对自己伴侣的忍耐达到了极限;时至今日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一个高官的妻子可以对她丈夫的拈花惹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种事情没有影响到她的社会地位,拿掉他的乌纱帽。

当然对于这些可能会造成个人无极限的忍耐的事情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生性懦弱也就容易选择没有限度的限度。懦弱往往是以妥协终了,妥协方是自然是懦弱者本人,对于被妥协方在这些事情方面多数是社会中那些掌握着社会的评判标准和道德“真理”的人。无论什么样的懦弱妥协,妥协方总是自己痛苦的,被妥协方是欢快的。然而对待这样的事情,不同于一般的懦弱妥协,此时的妥协方自身不会像普通事情的懦弱妥协那样被被妥协方鄙夷为懦弱,而被认为是明哲保身。这时那些并不懦弱的人无法忍耐这种可能的无期限,便不会妥协,因此便会遭受被妥协方的压迫辱骂,被称之为社会的渣滓、时代的毒瘤。

不过社会终究是进步的,当初那些被认为深明大义的人最终会被标识为懦夫,而那些当初被称作毒瘤的人也终究会被定义为革命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没有限度的忍耐在人群中越来越少,因为这是多数人追求的方向。不论是懦夫还是“渣滓”都在内心盼望着这没有限度忍耐的消失,人们的内心不愿做更多的忍耐,更不愿自己被称作懦夫。

宿命(2011年05月09日)

最近这样一个想法常常在脑袋里徘徊,那就是我发现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是一个线性结构。这个特性取决于时间的单向性和空间的唯一性(至少在目前的科学水平认知能力下是如此)。虫洞的制造变得没有可能,因此回到过去也就成为人们最为憧憬而又遗憾的梦想;并行空间的存在激起了人们心底美丽的幻想,这虽不似虫洞那般在挑战自然界的因果逻辑,但对连地震都无法准确预知的人们来说无疑实践起来要比制造时间机器困难的多。

有了这些基本的认知,说人生是一个线性结构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可辩驳的了。有趣的是这个线性结构在思想方面时时会产生分叉,但最终无疑又合并为一条路径。因此未知、各种可能的命运也就出现在了每一个人的头脑中。然而命运终究还是线性的,于是有人开始相信宿命,他们相信人生的轨迹是有定数的,当你的思想出现分叉的时候你就会选择某一条道路,而不是其它的。这是有人反驳说始终选择与命运结果始终不同的道路,但无奈你终究要做出选择。这个选择好比在玩石头、剪子、布时,在双方平局后你对对手的预判,他跟你玩的是预想一次应对还是预想两次还是三次。对个时候无论你的脑子多么灵活,如果对方不存在智力障碍,得到好的结果也只是运气,而非聪明才智或是先知。

说到先知,很讽刺的事情是似乎所有的先知都没有起到他身为先知的真正作用,他永远都不会去阻止事物像坏的方面发展,不过在我看来先知本身的存在就是个矛盾体,因为同前面两种选择一样,它会让事情变为永无休止的死循环而无法向前发展,进而违背了时间的单向性,因此他们也只好出现在影视剧或者传说之中了。

所有这些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就在于它的结果已预先知道只能唯一,所以我向来是相信宿命的。但人生中无数的抉择却又不同于在玩石头、剪子、布那样,靠的完全是运气。要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它们需要你的才智、勤奋、胆识和谨慎,当然还需要那么一点运气。所以相信宿命,不等于自暴自弃,不同于狂妄自大,也不是一味的倾其家产购买彩票。

我向来害怕做选择题,因为一旦遇到那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选项便令我痛苦不堪,远不如简答题来的爽快。因而在人生的抉择面前,我总是慌乱了手脚。我自诩为算得上是个勤奋的人,分外谨慎的人,才智也还勉勉强强说的过去的人,但稀缺的胆识却成为造成我慌乱不堪的重要原因,这也使得我在抉择时内心的煎熬比平常水平要长更多,我也往往归咎于我的优柔寡断。今后应该多多注意这个方面的不足,尽力去弥补。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一句古谚就足以道明其中的真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语中或称,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不知是中国人翻译外国人的,还是外国人引借中国人的,但我到更愿相信,他们彼此都未引借。对于有着高度文明的民族,一些认识不谋而合应该是件很正常的事吧。

早晨与夜晚,忙碌与闲散(2011年05月18日)

一天中最爱的是早晨,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阴雨笼罩,心中总是无比的舒畅,整个人也是精神满满。看见枯萎的盆景在经历一个月的无人照看后奇迹般地抽出嫩绿的枝牙,心中充满着活力和希望。无论是坐在电脑前还是在图书馆阅览室里,总是期待着一天会有丰富的收获。当期盼的事情意外地发生时,激动的情绪会一时难以自抑。总之早晨能带来太多的美好。

夜幕的降临容易带给人带来恐惧、孤寂和压抑。傍晚的夕阳斜射在脏乱的房间里令人感到烦躁。闷热多日后的一场晚间小雨反而让人焦躁万分。洗手时无意间瞥见盆景中那枯萎的果实,再联想到它曾经的嫩绿、鲜红,不由得担忧起多年后的自己和身边的人。拥有网络的夜晚除了坐在电脑前也再找不到更有乐趣的事情,好在熄灯后终于有借口得到无电脑的解脱。无奈躺下后却发现又是一个难以入眠的夜晚。

忙于一些事情时总是期盼着片刻的休息,同时又总计划着闲散时要做的事。然而在真正闲散时,却喜欢胡思乱想,压抑、沉闷、烦躁和忧虑顿时都涌上心头。叹今生在世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发布人

jeremy1990

现居北京,就职于亚马逊中国,软件工程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